第1142章 葬于北邙_直播捡漏:我眼中到处是宝藏
笔趣阁 > 直播捡漏:我眼中到处是宝藏 > 第1142章 葬于北邙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42章 葬于北邙

  说话间,已过去半个多小时。

  萧然先后打开四个箱子,查看了一下里面的情况,并公开进行了一番讲解和鉴定。

  在这四个箱子里,除了之前发现的皇后凤冠和几个顶级玉石摆件外,他还发现了一箱来自明朝的瓷器,以及一个来自麦积山石窟的如来佛头。

  无一例外,这些宝贝的品级都很高,俱都价值不菲。

  这些东西的出现、尤其它们的惊人估值,在无数直播端前引起了一阵阵惊叹声,也让每个人都羡慕不已。

  此时,萧然却转移目标。

  他没有再次打开那些箱子,而是转移注意力。

  看向那些摆在地面上、用亚麻布包裹起来的物体,准备看看这些东西都是什么。

  片刻之间,他已选定目标。

  这是一个圆柱状物体,长约一米二三,其一端却多出两个翅膀,造型非常奇特。

  在这个物体的外面,包裹着数层灰色亚麻布,看不到具体情况。

  萧然上前查看一下这件东西的大致情况,并伸手感受了一下分量,随即微笑着说道

  “这件东西的分量很沉,而且很坚硬,摸上去像是用石头做的”

  “从主体看,像是一根石柱,但顶端的造型比较奇怪,非常少见”

  “接下来,我准备揭开包在外面的麻布,看看这件宝贝究竟是什么”

  说着,他已开始动手。

  随手抽出绑在小腿外侧的军刀,用刀尖一点点挑开包在这件东西外面的亚麻布。

  由于隐藏在地下深处已七八十年,这件东西外面的几层亚麻布,已粘结在一起。

  如果用手去一层层剥离,必定费时费力,也没那个必要。

  考虑到这些亚麻布没什么价值,萧然这才使用刀尖挑开这些亚麻布。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在这些亚麻布的下面,居然还有几层防潮油布。

  看到这一幕,所有人顿时都明白。

  被层层包裹起来的这件宝贝,必定非同小可,价值肯定很高。

  否则的话,卢芹斋绝不会费这么大的力气,精心保护这件宝贝。

  意识到这点,大家顿时都变得更加兴奋了,也更加好奇。

  萧然观察了一下情况,然后撕掉了已经被挑开的那些亚麻布。

  随之出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层黑色的防潮油布,依旧看不到这件东西的真容。

  看到这种情况,萧然只能继续用刀尖去挑这层防潮油布。

  片刻之间,两层防潮油布已被他挑出一道贯穿的缝隙。

  紧接着,他伸手揭起挑开的防潮油布,将其一点点撕了下来。

  随着他的动作,这件被严密包裹起来的东西,终于露出了真容。

  果不其然!

  这是一根汉白玉石柱,上面刻满了精美而繁复的纹饰图案,比如回字纹,夔龙纹等。

  在这根汉白玉石柱上,还有一些古老的铭文,这些铭文全都是小篆。

  由于年代久远的关系,石柱已有些风化,结果导致部分铭文和图案变得有些模糊。

  但幸运的是,石柱上的大部分铭文依稀还能辨认出来。

  此外,这根汉白玉石柱上还有一些刀砍斧凿的痕迹,斑驳不堪。

  而且它已断成两截,现在只是被拼在一起,用防潮油布包裹着,看上去还是一体的。

  转眼间,萧然已揭下这根汉白玉石柱上的所有防潮油布,包括那两个突出的翅膀。

  下一刻,包括他在内的几乎所有中国人,都不约而同地惊呼起来。

  “我去!居然是一根汉白玉华表,这可太罕见了,没想到卢芹斋手里居然还有这宝贝,太牛逼了”

  “看到这根汉白玉华表上那些精美的纹饰图案、以及铭文了吗,这根华表的等级恐怕非常高,即便它已残破不堪”

  正如大家所说,这是一根罕见且残破的汉白玉华表,带着大量铭文的华表,就更加罕见了!

  虽然汉白玉华表非常罕见且珍贵,但所有中国人都见过,无一例外。

  矗立在长安街上的那两根汉白玉华表,哪个中国人没见过?

  正因为如此,大家才一眼认出,这是一根汉白玉华表的最上面一段。

  因为其上那些精美的纹饰图案和铭文,这根残破汉白玉华表的价值陡然变得更高了。

  听着直播间里众多粉丝的议论声,萧然微笑着点了点头。

  “看来大家都有当鉴定专家的潜质,大家说的一点没错,这的确是一根非常珍贵的汉白玉华表,可惜已变得相当残破”

  “从这根汉白玉华表的体量上看,它应该不是立于宫殿前的华表,相比长安街那两根最着名的华表,这根华表无疑小了很多”

  “据我推断,这根残破的汉白玉华表,原本应该矗立在某座王侯大墓前,甚至在某位帝王的地宫里”

  “卢芹斋一辈子不知道带人盗掘了多少大墓,甚至帝王陵寝,他造的孽罄竹难书,手里有这种宝贝,再正常不过了”

  “在这根汉白玉华表上,有很多铭文,通过这些铭文,咱们或许就能找出这根汉白玉华表的真正出处”

  “既然如此,大家不妨一起来玩这个游戏,通过截图和查阅资料,对比古代文字,大家或许就能有所发现”

  说着,直播端前的很多中国人,还有直播间里的大量粉丝,顿时都被吊起了胃口。

  下一刻,大家纷纷开始截图,然后上网查资料。

  对比查找华表上的众多文字,全都玩起了这个游戏。

  萧然也一样,开始故作认真地鉴定这根汉白玉华表。

  没一会功夫,金老激动的声音突然从耳机里传来。

  “萧然,我们刚刚研究了一下这根汉白玉华表柱上的铭文,就是那些小篆,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

  “这根华表柱上提到了邙山,看来应该出自洛阳附近的邙山,或许是邙山上某座帝王陵墓里的物件”

  “众所周知,咱们国家素有生于苏杭,葬在北邙之说,邙山上的帝王陵墓非常多,数不胜数”

  “除了提到邙山,那些小篆里还提到北魏皇室,拓跋家族的一些事迹,由此可以确定,这根汉白玉华表来自北魏时期”

  “可惜咱们现在只能看到这根汉白玉华表的局部,而且这根华表破损比较严重,暂时无法确定它出自北魏哪个皇帝的陵墓”

  “据以往的考古发现,邙山一共有四座北魏帝陵,这根汉白玉华表应该出自四座北魏帝陵里的某一座,具体情况还要再做研究”

  “解放前,卢芹斋经常去洛阳一带收购古董文物,或者说偷盗贩运古董文物更合适一点,这根汉白玉华表应该就是那时候被他弄到手的”

  听着金老的这番介绍,萧然眼中不禁闪过一丝笑意。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的确是一根来自北魏的汉白玉华表柱,是卢芹斋从邙山偷来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gusec.org。笔趣阁手机版:https://m.gusec.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